分類:學習方法   閱讀:

 

作者:宋雄偉

  自1968年以來,人民行動黨連續(xù)贏得大選,長期執(zhí)掌國家政權,并且確保了黨的高效、廉潔、有活力,領導新加坡實現經濟飛躍。人民行動黨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其執(zhí)政地位,與其自身在政治、經濟、社會管理等方面所做的變革是不可分割的,特別是“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做法,大大增強了其執(zhí)政的合法性地位。

  人民行動黨追求的目標 

  得民心者得天下。要贏得民心,贏得人民的支持,就要建設一個為民服務的政府。因此,“建設服務型政府”成為人民行動黨執(zhí)政的新加坡政府所追求和達成的重要目標。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人民行動黨首先對自身進行了變革。第一,把人民行動黨建成一個開放性的政黨。為了保持黨的先進性,人民行動黨不斷向社會吸納精英,使政黨融入社會之中。精英聚集的人民行動黨,在為推動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事業(yè)中,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從 1979年開始,人民行動黨便開始采取一種嚴格、系統(tǒng)的選拔人才的方式,將人才的選拔制度化。此外,還積極從海內外、從各行各業(yè)中選拔優(yōu)秀人才。

  第二,進行人民行動黨黨內充分的競爭和民主選舉,解決人民行動黨黨內的責任制問題與權力交接問題。黨內充分競爭從制度上保證了黨內選舉人員更加負責任地建設服務型政府,履行黨的施政綱領,落實黨的具體民生政策。更為重要的是,黨內選舉遵循絕對的公平和正義原則,嚴厲杜絕黨內選舉產生的腐敗現象。

  第三,加強基層黨組織與群眾的密切聯系,形成“為人民而行動”的運作機制。通過“協助議員接待選民活動”和“人民行動黨社區(qū)基金”這兩種機制,保障人民行動黨始終與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民排憂解難,了解社情民情,也為制定政策提供更加有依據性的材料和信息。

  “以服務為導向”的政府行政體制改革 

  1995年,新加坡政府推出了“21世紀公共服務”改革計劃。這是新加坡政府所推出的最全面的行政改革。改革重在達到兩個目的:一是確保公共部門的人員以更高的質量、更快的速度、更有禮貌的態(tài)度來滿足人民對公共服務的需求;二是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術,發(fā)展和強化以促進不斷變革創(chuàng)新以追求卓越服務的制度組織和環(huán)境。

  為了推行并管理“21世紀公共服務”計劃,新加坡政府成立了“中央21世紀公共服務計劃委員會”。該委員會由政府的常任秘書組成,并由公務員首長擔任委員會主席。委員會又分為四個職能委員會,各自分管具體的工作。公務員福利委員會負責出臺改善公務員福利的政策;服務質量委員會負責提升服務質量來滿足公共和內部顧客的要求;工作改進團隊和建議委員會負責培養(yǎng)應對變革和持續(xù)改善的積極態(tài)度;組織評審委員會負責評審為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所做的結構調整和設計的程序。

  新加坡政府有一種非常獨特的機構——法定機構。這種機構是由專門的立法機關設立的執(zhí)行專門職能的機構,屬于半官方性質的法定實體。法定機構通常由三部分人員構成,即董事會、管理團隊和行政人員。法定機構主要行使或受政府委托行使各種特定的公共職能,為政府行政機構分擔職責,進行市場化運作。法定機構的工作人員不屬于公務員隊伍,通過公開招聘產生。法定機構都由政府指任一名特定的內閣部長進行監(jiān)督。

  新加坡政府在1959年至1961年建立了兩個至今仍發(fā)揮重要作用的法定機構——經濟發(fā)展局和建屋發(fā)展局。這兩個法定機構的設立,為解決新加坡失業(yè)問題和住房短缺問題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新加坡政府在隨后的40多年間成立了很多這樣的法定機構,到2010年,已經有83個法定機構在促進新加坡社會和經濟發(fā)展方面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保障,在于廉潔、高效的公務員隊伍。2010年在“透明國際”世界最廉潔的國家排名中,新加坡與丹麥、新西蘭并列第一。廉潔、高效的公務員隊伍保障了服務型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


    上一篇:大腦的秘密:關于大腦秘密的20個已知事實

    下一篇:悖論:素質教育會影響學生考試成績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