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教育前沿觀察   閱讀:

  為了這樣的詞匯,還有更拼的家長,三歲的北京女孩芊芊從一歲就開始各種課程,從最初的唱歌跳舞做游戲,到兩歲開始的右腦開發(fā)課程,直至現在的芭蕾、戲劇表演以及英語課程。

  “唱歌跳舞是為了讓孩子的性格能夠開朗一些,右腦開發(fā)則是為今后學習習慣以及學習能力打基礎,芭蕾這樣的則是現在幾乎所有小女孩的必修課,體態(tài)很重要?!睂τ诹硗鈨砷T課程,芊芊的媽媽黃小玲說的原因令記者瞠目,“很多小學現在都有英文戲劇表演,所以學英語是必須的,如果口語不流利根本沒有機會上臺演出,戲劇課則可以讓孩子在這方面更有信心”。

  2017年,芊芊又將迎來三門新課程:乒乓球和繪畫、樂器。關于學什么樂器,黃小玲打算給芊芊做個測評再說,因為“現在的樂器不能學得太大眾化,小眾樂器更容易脫穎而出”。

  接下來,還有擊劍、射擊、滑冰甚至橋牌等可能等待著芊芊去嘗試,在黃小玲看來,要學就學“不一樣的,別隨大流,因為現在孩子們都在學”。

||

·上一篇文章:高中生因打籃球糾紛致2死7傷,是什么讓我們的少年如此血腥
·下一篇文章:快餐式教育帶來的惡果:女兒殺父、兒子弒母、學生殺師

轉載請注明轉載網址: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


上一篇:高中生因打籃球糾紛致2死7傷,是什么讓我們的少年如此血腥

下一篇:世界頂級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帶給我們的教育思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