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現(xiàn)代家庭教育常識   閱讀:

  學前兒童:由父親帶孩子上學。新加坡潛能開發(fā)中心顧問心理學家周美伶博士指出,孩子不愛上學的原因很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會面對不同問題,家長和教師必須了解問題的癥結,對癥下藥,才能有效解決。

  以年幼的兒童為例,周美伶認為,學前的孩子剛接觸學校,由于學校規(guī)矩較多,老師很難像媽媽一樣,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能出現(xiàn)一些身體狀況,例如腹痛、頭痛,甚至發(fā)燒等。

  她提醒父母,在這種情況下,不要對孩子表現(xiàn)出比平時更多的關心與呵護,否則會讓孩子產(chǎn)生更強烈的依賴感。若孩子纏著母親,就由父親帶孩子上學。這樣持續(xù)一段時間,讓孩子養(yǎng)成上學的習慣,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若孩子一直都愛上學,突然間出現(xiàn)轉變,那父母就應該多注意孩子,和老師進行溝通,因為極有可能是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或被老師責罵,對學校產(chǎn)生了恐懼。

  中小學兒童:電腦游戲是罪魁禍首。從周美伶接觸的個案中,她發(fā)現(xiàn),近年來沉迷電腦游戲,成了不少中小學生不愿上學的問題所在。父母必須從小嚴格管制孩子上網(wǎng)玩游戲的時間。尤其在假期結束前的幾天至一個星期里,開始為孩子回學校做準備,恢復正常的作息規(guī)律。與電腦游戲相比,體育活動、郊游等,就沒有同樣的成癮性。

  要孩子喜歡上學,家長就要進行積極的引導。一方面,父母要讓孩子認識到,錯過了年少時期的學習機會,長大后便需要付出更多、更大的代價。另一方面,父母可以通過分享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學校生活體驗,來引發(fā)孩子對學校的興趣,只要孩子調整好心態(tài),就可以更積極地面對上學和學習帶來的挑戰(zhàn)。

·上一篇文章: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宜過度
·下一篇文章:家庭輔導:如何讓孩子遠離電視機

轉載請注明轉載網(wǎng)址:

相關內容

對快樂教育的反思:真正的教育是讓孩子幸福,而不是簡單的快樂

 

余建祥

 
   

教育思考: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執(zhí)念還是偉大?

 

余建祥

 
   

家庭教育的有效期和界限

 

余建祥

 
   

家長教育思維的三個層級:你在哪個層級,孩子就在哪里

 

余建祥

 
   

用文學為孩子打好“精神底色”

 

肖煜

 
   

楊紅櫻:以真誠呵護童心,做孩子一生閱讀的“奠基石”

 

佚名

 
   

教育誤區(qū):做好表率就能讓孩子變優(yōu)秀?

 

余建祥

 
   

錯誤的教育認知不僅沒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反而讓家長累死在起跑線

 

余建祥

 
   

家長應該怎樣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智慧?

 

余建祥

 
   

小孩子多大的時候可以學小提琴

 

佚名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僅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


    上一篇: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宜過度

    下一篇:家庭輔導:如何讓孩子遠離電視機


      相關推薦